作為中國國家話劇院傾情鉅獻的第一部原創文獻話劇,《抗戰中的文藝》以波瀾壯闊的筆觸,真情再現了1931年至1945年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中,胸懷愛國之志的文藝界先賢面對國破家亡,求索、掙扎、奮斗,紛紛尋找中國的文藝出路并以文藝作品喚醒民眾。并在抗戰結束之際,文藝家們匯聚延安,在黨的文藝方針的正確指引下,確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。
劇中涉及魯迅、郭沫若、茅盾、巴金、老舍、曹禺、田漢、夏衍、歐陽予倩、洪深、聶耳、冼星海、丁玲、張瑞芳、舒繡文、白楊、秦怡等文藝名家,左翼文學、戲劇、電影、音樂、美術等藝術樣式,以當代舞臺語匯集中展現中國文藝的精神和力量。
該劇飽含民族情感,致敬抗戰中的文藝經典作品,鋪陳展現抗戰文藝的壯麗畫卷,嘗試將裝置影像藝術和戲劇表演藝術融合,在光和影、演與歌的詮釋中,追憶崢嶸歲月,以星星之火點亮中國文藝的精神火炬,奮力繼承中國革命文藝精神,書寫新時代的精彩華章。
舞臺藝術呈現上,《抗戰中的文藝》不僅是一場話劇演出,也是一場裝置影像藝術與戲劇藝術結合的實驗,舞臺簡潔,但空間結構多變。運用多媒體投影,展現抗戰風云,還原抗戰文藝歷史和文藝家們的真實狀態,共抒熱血情懷。
《抗戰中的文藝》集結中國國家話劇院諸多優秀主創藝術家和演員,導演田沁鑫、編劇秧禾之文工作社,演員田雨、李光潔、關曉彤、吳謹言、段奕宏、孫紅雷、陳建斌、廖凡、辛柏青、佟大為等以舞臺出演或影像出演的方式出演,以守正創新的創作態度,向文藝先輩學習,正像左翼電影人夏衍評價聶耳說過,“相信個人天才,更相信集體的力量?!毖輪T在劇中,全體扮演歌隊隊員的角色,同時扮演抗戰史上的文化名人;既是敘事者,又是角色人物。